for the peregrine

《这世界需要我——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》

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——这世界需要我

 

文:顾明安


看完《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》的四天之后,我想我要写点什么。可真正要落笔时却几度犹疑,不知道该从何说起。

 

一如刚看完电影的那天,暮色四合时走进影院,出来时已经华灯初上。车马喧嚣中,故事与现实间的错落感让人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。我忽然很想看烟花,于是回过头,海报上比利林恩的背影萧索,烟花开的盛大。

 

李安在讲这个故事时,一早便把话说死了。故事本身表达的内涵太丰富:独行,求索,对战争的质疑,英雄主义,兄弟情义,电光石火间的爱情火花,战争的商业化……见仁见智。可在影片接近末尾时,李安又借着角色的口道出,我并不觉得自己是英雄,也无法判别这场战争到底是对是错……然而,事情就是这样的。

 

是啊,事情就是这样。发生了,存在着,无法改变。如同刀锋下敌人扩大的瞳孔,又如同怀抱里战友流逝的生命。一场因果轮回,无需责怪也无需怨怼。

 

那么,我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?

 

看到电影宣传海报的那一瞬间,我几乎是立刻想到了盖茨比——一个同样在漫天烟火里孤寂的影子。盖茨比端着酒杯,脸上的笑容灿烂又寂寞,因为眼睛里有一个身影,因为心底有一个执念,所以他不用回头去看,任由烟花在他的身后开了又开。

 

而比利林恩不一样,他在这场繁华而陌生的红尘游戏里正向而立,他是犹豫的,纠结的,茫然的,透过这不属于他的纸醉金迷的狂欢,他听见了隆隆的枪炮声。他站在这里,没错,可他的心里是万顷黄沙。

 

影片中有一幕,B班的战士们穿着作战时的迷彩服,整齐而拘谨的跟在真命天女们的身后。只要求他们表现的像真正面对战场时一般的紧张,于是舞台上的一场烟雾都能让他们骤然惊动。看的时候不由得莞尔,可短暂的微笑后却又是无尽的心酸。

 

这大概就是我想要说的,或者我从这个故事里所看出来的,有关尊重,尊严,或者说,有关那个属于自己,而自己也乐意去拥抱的那个世界。

 

你要相信,在这个熙熙攘攘,纷繁喧嚣的尘世里,有一个世界,它是真正属于你的。

 

一如比利林恩,一开始,他入伍的原因只是因为帮姐姐出头而闯了祸,被父亲逼着进了军队,一开始他打着方向盘在沙地里疾驰,他抗拒着,他消极抵抗着。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他,我们需要你,需要你这样冷静的人;直到他看见蘑菇被击中倒下;直到他与敌人近身肉搏,用冰冷的锋刃亲手结果了一条性命。

 

又或许——

 

又或许他穿着军礼服敬礼,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真心或假意的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,他发觉在有些人眼中,他们所谓的牺牲和战斗一文不名,他意识到自己也不过是熙攘人群佐酒的一碟小菜。

 

他伪装成一副正得其所的姿态,以荣耀的态度回忆着自己一生最糟糕的一天

 

他敬着礼,全心全意,眼泪慢慢的掉下来,可有人说,你们在战场上是不是有那种关系啊?

 

他看着漫天的烟花走到自己的走位,笔挺站立,透过烟火梦回战场,可回过神来有人驱赶他们,随便你们去哪,快滚。

 

他克制着站在精明狡狯的商人面前,听着他居高临下的语气——有一点总比没有强。

 

不是,不是这样的。

 

电话那头的姐姐仍在苦劝,心理医生也晓之以理,而他的迟疑在所有点滴的积聚中轰然倒塌。

 

这不是我所喜爱的世界,纵然它灯红酒绿,繁华如斯。

 

所以,所以去他的心理疾病,去他的PDST,甚至那些以为自己好为名的挽留与眼泪,统统见鬼去吧。我要回去,回到那个我所习惯的,我所认可的,甚至我所热爱的,那个世界里去。

 

就如知乎的一位朋友说的:“如果只能虚伪的委身于这个糟糕的世界,我宁愿真实而痛快的赴死。”

 

又比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,因为沉默良久,所以字字铿锵——

 

有时候,没有比有一点强。

 

可若真是如此,那么故事该是痛快的,不会有这样许许多多的悲凉与无奈。

 

比如呢?

 

比如姐姐的眼泪,她哭着对他说如果你出了什么事,我一定会杀死我自己。比如菲珊的笑颜,她穿着啦啦队的制服向他跑过来,但尽一日欢。比如记忆里黄沙中那颗绿色的树下,蘑菇一边忙着手里的活,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问他:你听说过因果轮回吗?

 

是啊,因果轮回。

 

后来的蘑菇真的先行,他们却因此获得了国民的瞩目,在回国的班机上,蘑菇静静的躺在棺木里。人群却依然欢腾,于他们而言,并无伤痛。

 

念及此处,这真的是一个泪中带笑的故事,残酷与温暖并存。蘑菇或许不幸,但他或许也是幸运的。

 

因为在他的世界里,他的兄弟们为他红了眼眶,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向死而生,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。

 

一如比利林恩一行B班的士兵们,在这荒唐而混乱的一天里被围观,被捧杀,被忽视,被围殴。这一天之于他们,大概真的比上战场更加疲惫,因为有那么多他们不明白,也不需要明白的事。

 

“神啊,还是送我回伊拉克吧。”

 

不是玩笑,不是反讽,满腹苦涩,满腹心酸。

 

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,他们所向披靡,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骄傲,都有被纪念的意义;而一旦离开了那个世界,他们便如同脱了水的鱼,拘谨不安,束手待毙。

 

如果跳脱开军人,战争这一特殊的界限。或许在日常的生活里,也有一些看上去和我们那么不一样的人。面对他们时我们是否可以不用那么苛刻,对于他们所坚持和奉为信仰的言行,我们是否也该给予基本的尊重。

 

因为你不知道,你也永远不需要知道,他是否被一个你看不见的世界所需要着。

 

但幸好,之于比利林恩一行人来说,这一天虽然漫长,却依旧只是他们生活里的一次中场休息。离开了熟悉的环境,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,悲欣交集,感慨万千。体验完之后依旧还有回头的退路,身边依旧围绕着熟悉的笑脸,看着他们大大咧咧玩世不恭的样子,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。

 

我爱你,我爱你,我爱你,我爱你,我爱你,我爱你。

 

我也爱你。

 

我甚至在想象,当回到伊拉克的那一秒,他们会不会如释重负的微笑,然后长舒一口气,仿佛面对的是阔别许久的旧友——

 

——嗨,我们回来了。

 

 


 

 

 

Ps:期中考试前看了电影,今天终于考完,所以来写影评。隔了许些忙碌的日子,有些台词的记忆有偏差,万望谅解。

 

Lo主不是专业的影评写手,偶尔写一写也只是抒发自己的心情。影片表达的内容很多,我只是拣了一小角叙叙而谈,或许与导演本身想表达的内容有出入,然而电影本身是见仁见智的东西,不奢求大家的认可,只希望对于不认可的部分能一笑置之,互相愉快。

 

Lo主个人对这部电影还是挺喜欢的,等下线了还想二刷。影片本身有些笑中带泪也泪中带笑的场景,值得反复回味。最打动我的地方大概有比利林恩站在舞台上看到远处的烟花,B班的士兵跟着真命天女组合拘谨的走台,最后比利林恩反驳商人诺姆的话,以及影片中两次出现的“我爱你”。影片本身叙述温和,虽然不会太催泪,但的确令人心酸。此外,B班士兵们狼吞虎咽的吃蛋糕,蘑菇下葬时班长的点名等几场戏也非常有画面感,值得一提。

 

最后,因为只是对故事情节性的感受,所以对这次画面上所谓120帧的变革没有涉及(毕竟lo主所在的三线小城市看的效果也只和普通的3D一样),但李安的努力和才华,还是不可否认哒。

 

最后,祝看文的小伙伴们生活顺利,开开心心~~




评论
热度(9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顾明安 | Powered by LOFTER